綠色制造 | 企業奔赴雙碳目標的關鍵路徑
工信部自“十三五”規劃提出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至“十四五”規劃期間,以綠色制造作為綠色發展的根本要求,以雙碳目標為思路,持續修改完善綠色制造評價體系,為雙碳目標的達成提供了強勁的驅動力。
綠色制造體系的構成
綠色工廠
PART
01
實現“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廠。綠色工廠是制造業的生產單元,是綠色制造的實施主體,屬于綠色制造體系的核心支撐單元,側重于生產過程的綠色化。J截止目前為止,現有綠色工廠行業標準116種。

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PART
02
指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穿于企業產品設計、原材料采購、生產、運輸、儲存、銷售、使用和報廢處理等全過程,實現供應鏈全鏈條綠色化水平協同提升的主導企業,是帶動供應鏈上下游工廠實施綠色制造的關鍵。

綠色設計產品
PART
03
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各個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截至目前已發布的綠色設計產品種類161種,包括機械、建材、鋼鐵、有色、石化、包裝、通信、紡織、輕工等行業。
綠色設計示范企業
PART
04
按照生命周期理念,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流通、使用、回收和處理等各個環節對資源和環境造成的影響,力求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大限度降低資源能源消耗,盡可能少用或不用有害原料,從而實現減污降碳、綠色循環發展的活動。

綠色工業園區
PART
05
指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穿于園區規劃、空間布局、產業鏈設計、能源利用、資源利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運行管理等過程,全方位實現綠色低碳和循環可持續 發展的工業園區,是綠色工廠和綠色基礎設施集聚的平臺。

綠色制造對雙碳目標的貢獻
(1)減少碳排放:通過工藝設備優化、能源結構調整、負碳技術的應用等方式,實現企業從快速減碳到深度減碳的遞進,促進工業企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從而達到碳中和的目的。
(2)提升能資源利用率:通過推行循環經濟模式、產品生態設計、能源梯級利用等方式,提高了能資源利用效率,為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3)實現供應鏈協同管理:供應鏈協同管理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技術創新、?加強信息交流與合作以及推動綠色消費,?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有效的路徑。
(4)推動產業綠色化轉型:通過綠色制造的實施,可以推動傳統制造業進行綠色化改造和轉型升級,加快向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方向轉變。同時,綠色制造也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進了工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綠色制造ICAS解決方案
ICAS可提供工信部綠色制造評價申報服務:
1. 提供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綠色園區評價申報服務等;
2. 提供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綠色園區相關的培訓課程,提升企業在環境管理方面的能力;
3. 提供綠色制造申報綜合解決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服務:
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45001)、能源管理體系(ISO50001)、碳核查、產品碳足跡、零碳工廠認證、碳中和認證、節能減排路徑規劃、ESG、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綠色產品認證、可回收產品認證等低碳可持續發展服務。
供稿人 | 葛芳芳
編輯 | 尚芹芹
校對 | 劉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