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園區認證全攻略:星級評分、碳抵消閉環與落地難點破解
近日,ICAS英格爾認證帶來了零碳園區專題系列第二場直播——《聚焦實戰破局!零碳園區建設實戰指南和路徑規劃》,為大家拆解零碳園區建設實踐落地的全流程要點,干貨滿滿,錯過直播的朋友快來看這篇精華回顧!
(點擊圖片可免費下載演講課件)

零碳園區建設兩條核心路徑:
政府申報 VS 第三方認證,怎么選?
零碳園區建設并非只有一條路可走,直播中首先明確了兩大核心路徑:政府試點申報和第三方機構認證。兩條路徑的定位、要求和收益大不相同,園區需根據自身規模、產業特點和目標周期合理選擇。
從規模要求來看,政府申報對園區“量級”要求更高。國家級試點要求省級及以上開發區,規上企業100家以上,綜合能耗超20萬噸標準煤;省級試點則作為“預備軍”,條件與國家級基本一致。而第三方認證更看重產業集群基礎,只要形成成型產業鏈條即可,對規模的硬性要求更靈活。

成本與周期是關鍵差異。政府申報無需購買碳抵消額度,但需備案重點項目,驗收周期較長,約1-3年;第三方認證則要求實現100%碳抵消,但認證效率更高,當年即可拿證。收益方面,政府申報有國家各級背書和100萬起的獎補資金,第三方認證則依托標準編制機構的權威性,更適合注重市場認可的園區。
政府申報路徑深解析:
國家級零碳園區的“風向”與重難點
若選擇政府申報,國家級零碳園區的政策風向和實操難點必須重點關注。直播中強調,國家級試點核心是響應“3060”目標,驗收年份一般設定在2030年,建設需緊扣政策導向。

政策風向有三大明確信號:一是邊界范圍可靈活劃定,允許“一園多區”,不必連片;二是綠電直連成硬指標,今年三部委將推動綠電直供,要求園區50%綠電通過直連滿足,國務院價格司也將出臺價格指引;三是核電直連難度極大,需國務院總理批準,而天然氣電廠建議劃出園區范圍,若保留則電力調出需按“全上網無自用”計算碳排放。

供能方案和支撐項目需“軟硬兼施”。供能方案要結合資源稟賦,推動屋頂光伏100%覆蓋、垃圾焚燒供熱、源網荷儲等技術;支撐項目需明確名稱、主體、內容、投資等要素,形成可落地的實施計劃。
近期綠電直連政策密集落地,為園區申報注入強心劑。國家發改委650號文首次明確綠電可通過專線直供用戶,不必全額上網,鹽城大豐港零碳產業園、東營100% 綠電直連園區等案例已成功實踐,為園區提供了“物理可溯源綠電”的落地范本。

第三方認證路徑攻略:
從星級標準到核心挑戰破解
對于更注重市場認可、希望快速拿證的園區,第三方認證是優選。直播中詳解了認證的星級標準、核心挑戰與實操要點。
認證按評分設3-6星等級,最低門檻為三星(70-80 分),需滿足核心要求且剩余排放抵消比例≥60%;最高6星(100-110 分),要求全部指標滿分、綠色電力100%覆蓋,抵消比例100%。工業廢棄物利用率、用水重復率、建筑碳排放強度等均為核心評分項,80%以上才能拿滿分。

三大核心挑戰需重點突破:一是邊界與數據難題,園中園、租賃混合區責任主體模糊,入駐企業碳排放數據采集標準不統一,需提前明確核算邊界并建立統一數據采集規范;二是多維指標協同難,能源、建筑、產業協同等指標分屬不同部門管理,需管委會牽頭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三是減排抵消“閉環”難,園區需熟悉CCER、綠電、碳匯等抵消工具,從基準年起制定年度減排計劃,確保剩余排放100%抵消。

認證的基本要求涵蓋四大體系:建立零碳管理制度,明確長期目標、年度減排計劃和組織架構;構建能源、環境、碳管理三大體系認證,建立綠色招商和采購機制;明確核算邊界,開展基準年碳排放量化與第三方核查;重點推進能源結構優化(非化石能源占比≥80%、屋頂光伏≥75%)、循環經濟提升(廢棄物 / 用水重復率≥80%)、智能管理平臺建設(數據留存≥3 年,企業覆蓋率≥90%)。
零碳工廠 VS 園區認證:
不同主體的適配選擇
直播最后對比了零碳工廠與園區認證的差異,幫助不同主體精準選擇。兩者雖都需體系認證和碳抵消,但核心差異顯著:
評價主體上,園區認證針對多企業、有能源中心的統一管理園區;工廠認證面向單體法人企業。評分維度上,園區側重能源結構、集中供能、產業協同;工廠更關注節能效率、產品碳足跡、自主減排績效。抵消要求上,園區按星級遞增抵消比例(6星需100%),工廠則要求100%抵消才能滿分,且綠電占比直接影響得分。

適配建議清晰明了:大型自有廠房、數字化程度高的制造業(如 3C、裝備)適合零碳工廠認證,設施和用能可控性強,得分效率更高;租賃廠房的輕工企業、高端制造產業園更適合依托園區認證,借助集中供能和綠電直連等整體優勢加分;綜合開發商運營的廠區群可選擇 “聯合認證”,先試點工廠認證,再推動整體園區升級。
ICAS英格爾認證護航:
零碳園區建設的全流程伙伴
從零碳路徑規劃到認證落地,專業支持至關重要。ICAS英格爾認證作為國內領先的認證與可持續發展服務機構,具備低碳減排領域的深厚積淀與專業能力,取得首批零碳園區評價機構授權證書,榮獲碳標簽授權評價機構、零碳工廠評價機構等稱號,牽頭起草《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管理體系要求》等標準,可為企業提供具有前瞻性與實際價值的綠色發展指導,并為園區提供專業有力的支持。
零碳園區建設是系統性工程,需要科學規劃路徑、精準落地措施。ICAS英格爾認證將依托專業技術能力,為園區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助力零碳目標從規劃走向實踐。
供稿:付容格
編輯:付容格
審核:付立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