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產品碳足跡沙龍干貨合集|政策解析+落地路徑+案例下載
本次沙龍以“‘碳’索新徑,鏈通綠色未來”為主題,匯聚政府代表、行業專家及汽車、電子電器、船舶等重點領域企業負責人,共同探討雙碳目標下的工業產品碳足跡實施路徑。各受邀企業及嘉賓在臺風天的強烈影響下,依然全部到場,不僅展現了大家對本次活動的重視,更說明了工業企業對產品碳足跡核查及認證的高度關注。

在本次沙龍上,ICAS英格爾認證作為主辦方以專業的視角為出席企業及嘉賓帶來工業產業碳足跡的專業分享。ICAS英格爾認證可持續發展事業部高級項目經理姚洪波就《工業產品碳足跡:從政策與現狀剖析到未來征途》主題做深度解讀,系統梳理了國家及地方層面關于碳足跡管理的政策框架,強調碳足跡核算已成為工業企業綠色轉型的必修課。

其在分享中指出,碳足跡核算不僅是企業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更是提升企業競爭力、贏得市場信任的關鍵一環。當前,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日益增強,消費者對綠色、低碳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工業企業必須通過碳足跡核算,清晰了解自身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減排措施,提升產品的環保性能。從國家到地方正逐步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碳足跡管理體系,政策導向清晰指向 “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 的碳管理要求,為企業提供了明確的合規指引。
ICAS英格爾認證還結合具體案例,詳細闡述了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的實踐操作過程,涵蓋數據收集、核算方法選擇、核算邊界確定等關鍵環節,為參會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同時,就企業如何構建綠色供應鏈提出了具體建議,強調企業應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物流運輸等環節入手,系統推進綠色供應鏈建設。
針對行業現狀,ICAS英格爾認證憑借在多領域的實踐經驗,分析了當前工業企業在碳足跡核算中面臨的共性問題:如核算邊界界定模糊、數據采集標準不統一、生命周期評價能力不足等,這些痛點既是挑戰,也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突破口,通過科學的碳足跡核算,企業能精準識別減排潛力,實現綠色與效益的協同發展。
活動中,易碳研究院平臺業務負責人陳巧就《碳足跡數字化工具助力工業制造業企業應對綠色貿易壁壘》進行了分享,法雷奧中國區碳中和牽頭人吳芳也帶來《企業綠色供應鏈實踐案例分享》,為現場嘉賓提供了多維度參考。
ICAS英格爾認證成立于2000年,總部位于中國上海,擁有中國(CNAS)、英國(UKAS)和美國(ANAB)多重認可,認證規模居全國認證機構前列,創新板塊居全國前十(來自CCAA發布的《2023認證機構發展報告》)。
在可持續發展領域,ICAS英格爾認證取得了AA1000審驗資質,榮膺碳標簽授權評價機構、零碳工廠評價機構、首批零碳園區評價服務資質的機構,也是“CDI綠色雙碳百園計劃”成員,認定AAA級低碳服務能力,并牽頭起草了《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管理體系 要求》與發布。

本次沙龍通過政策解析、實踐分享與互動交流,為工業企業搭建了碳足跡核算與綠色供應鏈構建的高效溝通平臺。ICAS英格爾認證將繼續依托專業優勢,為企業提供雙碳與可持續發展的全周期、全鏈條的服務,助力工業制造、供應鏈上下游領域的更多企業加速邁向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供稿:劉赟
編輯:付容格
審核:付立君
